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深度报道  > 正文

人放天养,黄河滩鲤鱼“跃龙门”

作者: 姜培军;郭卫东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4-08-30 09:04


image.png
拉网起鱼
image.png

鲤鱼出塘

image.png
黄河滩莲池。

□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

“岂其食鱼,必河之鲤。”自《诗经》起,鲤鱼就象征着富足与祥瑞,而黄河鲤鱼被列为诸鱼之首。金鳞赤尾、体型颀长,是黄河鲤鱼独有的特征。

中秋节即将到来,记者奔赴东明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,探访鲤鱼养殖、产业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。

■黄河岸边鱼儿欢

蓝天、白云、垂柳、秀荷……金秋时节,位于东明县沙窝镇的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内,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画卷。

8月29日上午,产业园工作人员宋继林、张旷原拉网起鱼,随着网口的缩小,网中一条条黄河鲤鱼犹如开水中沸腾的饺子,跳跃翻腾,溅起阵阵水花。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儿,二人喜上眉梢。

这处黄河鲤鱼养殖区与波涛滚滚的黄河仅一路之隔,养鱼所用的水也取自黄河。“你看看鱼的嘴巴、体型、尾巴,这是标准的黄河鲤鱼,是喝黄河水长大的。”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宋继林抱着一条刚刚捕获的鲤鱼对记者说。

鲤鱼养殖区,根据鱼儿饲养时间、体量大小划分成一个个格子,分别用渔网隔开。东明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占地4000余亩,其中水产项目占地500余亩,分别饲养着黄河大鲤鱼、罗氏沼虾、生态甲鱼、观赏鱼等。其中,黄河大鲤鱼饲养区占地200余亩,现有数十万尾。

“我们主要采取‘人放天养’,科学投放鱼种,保障鱼种丰富、生态平衡,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良性互补。”张旷原告诉记者,“人放天养”模式让鲤鱼在自然状态下觅食、生长,“因为黄河岸边水质好,黄河鲤鱼品质好,‘人放天养’的模式养殖的鱼绿色环保,所以我们的黄河鲤鱼一直供不应求。”

黄河鲤鱼别名“鲤拐子”,相传同淞江鲈鱼、兴凯湖鱼、松花江鲑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鱼。李白曾在《赠崔侍郎》中说“黄河三尺鲤,本在孟津居。点额不成龙,归来伴凡鱼”。东明紧靠黄河,由于黄河水肥,盛产鲤鱼。黄河鲤鱼鳞金黄,尾淡红,口前有触须两对,刺少,肉鲜美肥嫩,形、色、味俱佳,古有“岂其食鱼,必河之鲤”之说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,鲤鱼就被当作贵重的馈赠礼品。据载,当年孔子得子,鲁昭公送鲤鱼作为贺礼,孔子故为其子取名曰孔鲤,字伯鱼。“由此可见,鲤鱼不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鱼,也是一条非常有文化底蕴的鱼。”记者笑着说,张旷原表示赞同。

逢年过节吃黄河鲤鱼,早已成为黄河岸边村民的传统风俗。黄河鲤鱼肉质鲜美、营养丰富,可红烧、醋熘、笼蒸、清炖,形色味俱佳,是设宴聚餐、请客送礼之上品。《清稗类钞》中曾记载:“黄河之鲤甚佳,甘鲜肥美,可称珍品。”

针对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市场,东明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成立了专门的黄河鲤鱼市场营销部,正在根据相关情况研究鲤鱼上市价格等。“每天出货多少条,一定要记录清楚。”东明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有关负责人陈灿盈交代宋继林。

离开黄河鲤鱼养殖区,陈灿盈陪同记者参观了观赏鱼养殖区。“这边是红绿灯鱼,旁边的是虎皮鱼,我们看到的还有红龙鱼、红箭鱼、一眉道人鱼、红鼻剪刀鱼等。”随着他的指引,记者看到一尾尾五颜六色的观赏鱼在水中遨游。“观赏鱼的品种不同,对水质、水温、酸碱度的要求也不相同。”陈灿盈说。

■鳖藕混养增效益

走在东明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内,青翠欲滴的荷叶、亭亭玉立的莲蓬、红白辉映的荷花都令人赏心悦目。“马上9月份了,荷花多数凋谢了,你们如果前段时间来,那景色才漂亮呢!”陈灿盈说。

目前,东明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内莲藕种植面积为800亩,莲藕株高一米多。“我们目前种植的莲藕叶近圆形,表面粗糙,叶柄较细,莲花呈白色,全生长期100天左右。”陈灿盈介绍,“这种莲藕藕型好,入泥浅,藕节间为短圆筒形,节部空隙小,藕表皮光滑呈黄白色,藕头圆钝,藕肉厚实洁白、脆,口感好,凉拌、炒食、煨汤皆宜,亩产高达3000斤左右。”由于黄河滩莲池具有水肥、土厚避风、日照长等优点,这里所产的莲藕白嫩、松脆、质细味美可口,已获得莲藕绿色认证。

“池塘里,我们看见的是富硒莲藕,看不见的是藏于泥下的甲鱼。为了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,我们建成了集观赏、生产于一体的甲鱼莲藕混养,这样算下来,这片莲藕基地效益就增加了数倍。”东明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李焕雷告诉记者。李焕雷曾经在外地打拼多年,“我不在乎你在外能挣多大钱,但希望你能回到黄河滩,给乡亲们搭把手。”离家工作那几年,父亲的这句话时常萦绕在李焕雷心头。后来他终于下定决心,带领一班人返乡创业,在黄河滩区流转了土地,搞起了现代农业。

“黄河滩区就像一个聚宝盆,水好、土质好,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。”在产业发展过程中,李焕雷摸着石头过河,边做边试边改,发展水产养殖、莲藕种植、水稻种植、黄河文化等多种产业,并且形成了集特色种养、农产品加工、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。

产业带动就业,实现滩区群众就地增收,东明黄河滩生态农业产业园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,吸引了附近滩区群众。李胜雷说:“我来自农村,了解农村,与农业、农民有着分不开的情感”。返乡创业后,一望无际的黄河滩就成了他创业奋斗的新天地。近年来,李胜雷除了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他还积极推广科普教育,把先进的科学种植经验向农民推广,先后多次举办培训班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科学种植知识,把自己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农民,有力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